2010年12月22日 星期三

[ 行程計畫 ] 草嶺古道

行程安排:
搭火車至福隆車站 -> 買便當先 -> 進入草嶺古道 -> 自大里遊客中心出古道 ->
自大里車站搭車回家,如時間允許則於石城車站下,再走舊草嶺古道段至福隆車站搭車回家。

台北縣福隆便當,鄉野盒餐
地址:臺北縣貢寮鄉福隆村福隆街1號(福隆火車站出來左邊那一家)
電話:02-24991417
營業時間:07:00-18:30
價格:一個55元

草嶺古道簡述:
以下內容皆擷取自網路,如有侵權疑慮,煩請告知,將立即移除。。。
草嶺古道是先民為開發台灣東北部,由淡水至宜蘭間開闢「淡蘭古道」遺址中的一段,位於台北縣貢寮鄉遠望坑至宜蘭縣頭城鎮大里間的山區,途經二縣分界的山嶺-草嶺,故俗稱「草嶺古道」。古道全長約8.5公里,全程步行約近4小時,途中幾處古蹟,其中以「雄鎮蠻煙」及「虎字碑」最為有名,二者皆是清朝所留之遺跡,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,頗具歷史價值。秋天時的古道於山嶺一帶芒草處處,故每年約十一月秋高氣爽芒花搖曳之季節,東北角管理處都會於此舉辦一系列的「芒花季」活動。
前往古道可搭火車到福隆車站,出站後建議先買個出名的福隆便當,再往左沿著鐵道邊經過一個小型鐵道藝術公園,於接觸濱海公路前依指標左轉走鐵路橋下涵洞,再沿著虎子山街走,沿途皆有往「草嶺古道」指標不必擔心迷路。此路可通往草嶺古道的登山口附近的遠望坑溪親水公園;道路前段為一般的柏油馬路,繞行於虎子山一帶的丘陵地形,偶而遇到幾棟民宅,當遇到一間牆面有黃色油漆標示草嶺古道方向的老厝後,即轉入林蔭茂盛的狹小水泥路,路的盡頭是一清修精舍,門前右下轉入泥土山區步道不久,即可出丘陵地,出口處就是遠望坑溪橋頭旁的一棟水泥民房,由福隆車站至此約一小時出頭。
登山口附近的遠望坑溪親水公園,是個值得一看的景點,園區範圍不大,但是十分精緻,環境美化整理的很好,園內有涼亭、木板步道、拱橋、老式抽水幫浦、水車、生態池塘、...等,搭配四周梯田阡陌、群山環繞的景色,是個讓人留連忘返的好地方。
往登山口走,先是柏油馬路,沿著遠望坑溪前進,會經過土地公廟、跌落馬橋舊址(據說昔日有人騎馬過橋,不慎跌落橋下,故有此名),再前行不遠左轉入石板步道,此處有解說牌,正式踏入古道。
草嶺古道最大的特色就是全程為石板步道,途中會經過「仙人腳印」、「雄鎮蠻煙碑」、「虎字碑」、..等古蹟,尤其是後兩者岩石上的書法石刻,筆鋒蒼勁毫邁,據說為1867年,清代總兵劉明燈所題刻的,用以鎮壓山妖風邪,很有歷史價值。途中有幾處木造觀景亭,其中一亭的亭邊還有公廁,該亭位置適中,許多遊人都在該處享用於福隆車站購買帶上山的便當。虎字碑上行不遠到達埡口鞍頂廣場,有木搭景觀台,可登高遠眺,大里村落及海岸線盡收眼裡。
下了鞍頂往大里前進,可選擇走平緩蜿蜒的產業車道或是續走石板下坡步道,比較推薦走石板步道,景觀好又省時間。下行途中會經過「客棧遺址」、「護管所」、「大里天公廟」、..等。古道的終點為「大里遊客中心」,有多媒體放映室、景點設置解說版,提供遊客旅遊諮詢服務,服務中心下方還設有大型停車場。大里火車站則在偏南不遠的地方。
這是一條北部熱門的登山步道,非常值得一遊。若安排一日遊的行程,我比較推薦走完草嶺古道的行程後,在大里火車站搭火車到「石城」,出石城火車站後右轉濱海公路走到舊草嶺隧道的南口休憩區,再步行過舊草嶺隧道回福隆火車站。這樣的安排會比單獨走草嶺古道或舊草嶺隧道好多了。


草嶺古道 簡圖

2010年12月10日 星期五

[轉載]原來基石是這回事

「三角點」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名詞,登山的目的為何?是為了登高、望遠、賞景?還是觀察動植物生態呢?所多人在登山過程中所追求的目的都不一樣,但總會有一群人,登山主要目的,就是要摸到那一顆石頭,這顆由日據時代就已存在的基石。

其實我們所知的三角點大多做土地量測之用,當然也有如界石等其他用途。這座大多由花崗石所雕琢而成的基石,一直深深吸引著一些基石愛好者前撲後繼,就為了能看到它的面貌。由於隨著年代的久遠,有些不是遭到破壞,不然就是已經遺失,這種現象又以平地基石尤甚。至於立在山頂的三角點基石,因登臨不易,人為的開墾與破壞較少,反而保持較為完整。這些三角點基石大都屬於國家公物,亦是國土的一部份,不應任意破壞或移動之。然而就是有些少數自私自利;缺乏公德心的人,會敲下基石的一部份碎片帶回去珍藏,以致許多我們看到的基石幾乎都缺角缺邊,極少有完整的。這種行為就好像是在炫耀其戰利品似的,其實都已經觸犯到法律,都應該加以譴責及禁止的。

當然不是每一座山的山頂都有三角點基石,一般會埋設三角的的山頭皆有著獨樹一幟,展望視野佳、易觀測之特點,以便於做量測。其三角點依邊長的不同,分為一等、二等、三等、圖根點;一等三角點取平均邊長為40公里,另約20至25公里之間有一等三角點補點,二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8公里,三等三角點平均邊長為4公里,圖根點平均邊長為2公里,這其中圖根點又稱為四等三角點。

至對基石的外觀尺寸,一等三角點的柱石邊長為18公分見方,82公分長,二、三等邊長為15公分見方,長度則為79公分,頂端則有一個明顯的「┼」符號刻痕。在柱石的地底下約60公分之處還埋有一塊磐石,由於體積較大也埋得比較深,因此磐石遺失的比例就比基石柱低了許多。我們所看的的都一柱石的頂端部份,正常來說應該會露出地面15公分,但由於隨著年代的久遠,經過雨水的沖刷,或是天然的淤積、人為的掩埋等...,導致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基點,有些已整根裸露,有些則幾乎快被泥土所埋沒。

全台灣光三等以上的三角點就有兩千多顆,如果要全部探完,可說是傾一生之力都很難達成。因有的三角點地處偏僻深山之中,山高路遙;人跡罕至,甚難親近。然而越是如此,越能激發起基石迷好奇及勇於面對挑戰的心志,當一路劈荊斬棘,越過千山萬水,費盡千辛萬苦終而順利摸到那座三角點基石時,身心所歷經的疲累瞬間化為烏有與滿足。

其實它只是地圖量測的一個輔助點,為何會有這麼大的魔力呢?對於山地來說,一般大多會埋設在山的最高點(當然也有少數例外,不過也相差不遠),也就是山頂。每座三角點皆有著不同的編號(二、三等點才有,一等三角點與圖根點並無編號),只要察看編號就可以得知這座山的名稱,有如我們的身分證一般。因此您只要秀得出這座山的基石編號,即可證明您的確登頂過這一座山,否則每座山頭景觀都差不多,草木也長得大同小異,誰又能證明說您所說的這座山您曾經登頂呢?當然您要照基石照需照有數字的那一面,否則光看到「×等三角點」的字樣,是無法證明什麼的。另外三角點基石上所刻的「×等三角點」那一面都是面向南方,而編號則是面向北方,如果沒有指北針來判定方位的話,三角點的刻字亦可提供我們判斷方向,很有意思吧。

登山的人不盡然全喜歡摸基點,但摸基點的人一定會跟登山結下不解之緣。或許是一種習慣吧!但卻也不可否認是一種”我執”的自我肯定方式,為了某個成就或是滿足,以三角點來設定登山目標,或許是一套具有完整系統的登山計劃書,但也很容易讓人迷失在三角點的得失上。因沒找到基點而悵然若失,或為了找基點而讓自己身陷險境,甚至受到傷害,都是過度執著於基石所在。

其實登山非登頂不可,親近大自然,欣賞美麗的風景,看看多樣的野外生態環境,也是享受登山的方式。大多數的人登山,所求無它,只為體健,雖然每個人的習慣不同,但都是值得鼓勵與肯定。「山峰不因無點而低貶」,你認為它有點方才值得一探,您認為它無點,它還是一座山,無人可去衡量何為名山、何謂價值!識山近山,一切隨緣。

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

觀音山步道行

雖然隔天小腿還是很酸,但這趟觀音山行真是值得。

日期:民國九十九年十二月五日
路線規劃:出捷運蘆洲站,再轉搭橘20公車至凌雲寺約20分鐘。由凌雲寺出發沿福隆山步道、硬漢嶺步道及牛寮埔步道至無極宮,再繼續下行走至龍米路一段後,左轉循河岸公園走,抵八里渡船頭搭船到淡水渡船頭,在淡水捷運站搭車回家。
行程紀事:
第一次搭乘捷運新路線蘆洲線,當出蘆洲站時,本想去買份報紙跟飲料,結果又同魚路古道那次般,一出站就看到橘20車已停在那等著。趕緊先上車,車上只有一乘客。再次確認司機路線及下車站(就是終點站)無誤後,輕輕鬆鬆的坐在車上。這車還蠻清潔的,再加上今天天氣晴朗,心情真是說不出的快活。這車停在捷運站邊約10分鐘有,沒見還有人要搭司機才死心關門出發;本來還以為搭這班車的人會很多,可能是接近中午時分的關係吧。

橘20公車上

很快的,不到20分鐘終點站 凌雲寺已到,明顯的石柱矗立著。慢步走至凌雲寺還覺得蠻壯觀的。趁著陽光正烈多拍些照,才開始這次的步道行。

凌雲寺

自凌雲寺旁的百年茄苳樹王公踏上行程,不免俗的就是見到階梯。很快的就接上福隆山步道,右轉至西雲寺左轉就是往今天的主角 硬漢嶺。左轉至凌雲寺後,在一大石凹處見到一觀音像,才注意到那神像下的可是日據時代的33座石雕觀音像基座,沒想到這樣快就可發現;其實再望前行,更可看到排成一排的數座完整觀音像。

百年茄苳樹王公


日據時代的33座石雕觀音像的其中一第23番基座


海拔一千三百三十四米


日據時代的33座石雕觀音像的其中一完整的第24番


凌雲寺後可看到第17, 24, 26, 27, 28番此五座觀音像

接上硬漢嶺步道後,可惡的階梯惡霸就兇狠狠的等著。還好的是,這條步道算是蠻緩和的,沒見到有超過45度的斜坡,但那一千多米的長度,對已少運動的我來說算也難熬。



天氣太好

中途涼亭還見有人不辭辛勞攜家帶眷及鍋碗瓢盆、爐具在此開伙吃起火鍋。

硬漢嶺中途的休憩涼亭

沒有時間壓力的狀況,感覺登上高點只是一會兒的事,其實也花了一個多鐘頭。

硬漢嶺 觀景台


硬漢嶺 觀景台

可惜觀景處像是大浪湧至的大霧壟罩,只見一片花白。

硬漢嶺 觀景台

再提氣上硬漢碑,那長直的路道旁似乎種滿了花草,花季來應有百花爭艷的美景可期待。見到那牌樓,感受到當兵時才有的豪氣。再望上看那石碑,高昂的心情立刻消失;見那數萬人咬牙參禮的硬漢碑,卻伴著看似超大型的手機基地台! 這台灣的官員真不知腦子再想什麼? 事情老是只做一半。相信官員已花極大的心力去將此觀音山步道修復成此,但人們上山來可沒人想看基地台,更糟的是就在主要景點旁。就像是曾見到一壯觀的瀑布旁卻有一超大又破爛的鐵皮屋,這感覺就好像是將良玉抹上一層黑墨般的猥褻。
台灣政府官員常就是做事不成套而被罵,卻也不知改進。
硬漢碑 牌仿

硬漢碑 感覺上旁邊的基地台比其巨大

硬漢碑 旁不怕人的貓

反正能見遠景之處都是霧氣,也沒多停留就想趕至八里渡船頭,那可還有數公里之遙。

硬漢嶺


硬漢嶺

雖然牛寮埔步道看來也都是階梯,但都是下坡,很快的就踏上柏油路面啦!

牛寮埔步道


牛寮埔步道一岔路此處改標示至牛寮埔觀光果園,往上的木道不知往何處?


牛寮埔步道900m處 總算擺脫階梯陣

這步道口真像是私人產業出入口,真搞不懂...

牛寮埔步道 此入口處的鐵柵門真令人不解

隨著淡水河口越來越近就越接近八里。此路上佈滿墳墓,不過算是管理吧,白天走來也沒特別。

看到淡水河口了


淡水河口


淡水河口


此處應是種植竹筍,這就叫作焚耕吧

總算接上主要幹道 台15號 龍米路一段,右轉關渡大橋、左轉八里渡船頭;同樣的、沿路的步道指示牌就在此完全見不到,或是躲在我看不到的地方吧。問機車騎士才能確定方位。其實台灣可以都不要設路牌,或只需張貼 ”不知道路就問當地人” ,真是無奈。

總算接上主要幹道

突然見到對面似乎有河濱公園,難怪路上都見不到行人,在前後可通過的人行穿越道都還遠的情況下,只好快速橫過到對面。這裡是龍米河濱公園可接上八里左岸,也是直通至渡船處。

龍米河濱公園


龍米河濱公園


龍米河濱公園

慣例、只要天氣好,八里、淡水就會湧上滿滿的人潮。跟著買個雙胞胎、酸菜包再去買票排隊等船。上船前才知道此渡船可使用悠遊卡,刷卡處就設在碼頭上。

接近八里渡船口


福州兩相好 雙胞胎


八里老街

在這短短的船程,卻也見到夜色緩緩將淡水、八里包圍起來,這次的步道行也完美的畫下句點。

遠離八里

爬階梯好累呀!

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

原來是黃胸泥壺蜂

話說那天早上出現好久不見的陽光,吃完早餐當然就來陽臺抽根菸,順便來趟日光浴暖活一下身心靈。
才剛點上菸,一隻亮黃色的蜜蜂就突然無聲的冒出來;那鮮豔的黃色讓我覺得代表著兇狠,自然只能躲在角落,因為菸才剛點上真捨不得就熄掉。
這時注意到那隻蜜蜂竟然叼著一隻碧綠色的毛毛蟲,這太神奇了,可是我第一次見到;到這裡,只好深抽一口煙再熄掉,馬上將防潮箱內的相機裝上電池、記憶卡後,趕緊再出陽台來記下這一幕。



原來這隻小黃蜂叼著戰利品來我這不是偶然,她家就在我家! 這是什麼時候築的巢呀?



雖然從書本上知道動物的本能,但還真不敢相信能見到昆蟲也會築巢來儲存食物。



那小黃完工後,也沒多鳥我就飛了。我望進那巢穴中,彷彿看到那毛毛蟲還在蠕動。這感覺就像電影中異形將人類有意識的封在一動彈不得之處,就像是保鮮中的生肉等著被食用,真是恐怖呀。



二話不說將相機放進屋內,拿起長柄刷把陽台好好清理一番,當鏟除那蜂巢時見那毛毛蟲不只一隻且真還能動哩。
小黃又來光臨啦。我拿起水柱噴也無效,只好抓起長柄刷揮打,一記打中小黃才不見蹤影。沒想進屋後,小黃還是在原巢穴處迴盪,不知多久後才消失。
事後查才知此小黃為黃胸泥壺蜂,此蜂會製作泥球築一酒壺狀的巢穴因而得名;且此蜂並不少見,在可遮風避雨之處皆能看到其蹤影,所塞進的毛毛蟲是破卵後的幼蟲食物。